科学家利用细菌将塑料垃圾转化为扑热息痛,实现可持续药物生产
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,通过基因改造的大肠杆菌可以将塑料垃圾转化为止痛药扑热息痛(对乙酰氨基酚),这为药物生产提供了一条更可持续的途径。这项研究已发表在《自然化学》杂志上。
研究团队首先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,一种常见于食品包装和塑料瓶中的塑料,通过可持续的化学方法转化为一种新材料。随后,他们将这种材料与一种无害的基因改造大肠杆菌菌株进行孵育。令人惊讶的是,研究人员发现,在大肠杆菌的存在下,这种新材料被转化为对氨基苯甲酸(PABA),而这一过程涉及一种此前从未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化学反应——洛森重排。关键在于,这种通常需要在严苛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洛森重排,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磷酸盐催化下自发发生,且不损害活细胞。
研究人员进一步改造了这种大肠杆菌,导入了来自蘑菇和土壤细菌的两个基因,使其能够将 PABA 转化为扑热息痛。通过这种方式,团队能够在 24 小时内将基于 PET 的起始材料转化为扑热息痛,且排放量低,产率高达 92%。
该研究的首席作者 Stephen Wallace 教授表示,这项技术首次将化学和生物学结合起来,不仅能够更可持续地生产扑热息痛,还能同时清理环境中的塑料垃圾。他指出,这项成果为塑料垃圾转化为生物材料提供了新的可能性,尽管商业化生产仍需进一步研究,但这为从塑料废弃物生产药物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途径。
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、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;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。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。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,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。如果您喜欢该程序,请支持正版,购买注册,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。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致信 E-mail:[email protected] 我们会积极处理。敬请谅解!
![]() ![]() |